中泰“英歌走亲”再掀热潮,谁是下个岭南非遗“顶流”?
最近,岭南非遗又在全球“火”起来了。
“五一”期间,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远赴泰国曼谷、叻丕府叻丕市、春武里府旧罔县等地献演,实现了中泰英歌百年以来首次“合体”演出,在当地掀起一股“英歌旋风”。“自劳地影视”团队推出原创微纪录片《英歌走亲》由南方+首发,全程回顾中泰英歌“合体”表演的历史性时刻。
中泰英歌队首次实现跨世纪“会舞”
从民俗巡游的“开路先锋”到国际交流的“友好使者”,越来越多岭南非遗的身影开始闪耀在国际舞台。日前,潮绣、潮州木雕、潮州麦秆剪贴画等潮州非遗集体亮相巴黎“从北京到巴黎——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”中国艺术大展。
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,以龙舟为代表的佛山禅城非遗IP,也将集体亮相南非开普敦。岭南文化IP下一个“顶流”将会花落谁家?令人拭目以待。
“英歌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”
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与泰国多支英歌队在街头联袂共舞。现场人山人海,铿锵有力锣鼓声、整齐划一的槌击声、激情澎湃的呐喊声彼此交融。
中泰英歌队交流共舞
泰国素有英歌“第二故乡”的美誉。百余年前,英歌随潮汕华侨在泰国落地生根。如今,英歌已在泰国至少15个府境内流传,北榄坡府、乌隆府、春武里府等地都形成了各自特色。
“无论泰国哪里的英歌队,始终保持着对潮汕文化强烈的认同感。”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文化遗产公益法律中心主任、非遗保护专家邓尧说。
泰国英歌队成员尽管大多已经听不懂汉语,他们使用的队旗、锣鼓、服装、草帽上依然保留汉字。而通过翻译机器的简单辅助,两国英歌队里的年轻人聊得不亦乐乎。
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总教练李俊浩与泰国英歌队展开交流
“英歌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。”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总教练李俊浩说。
“非遗走亲”是“双向奔赴”的约会
“非遗走亲”如同一场“双向奔赴”的约会。中国英歌的“出圈”带火了泰国英歌,越来越多海外游子也踏上“寻根认祖”的旅程。
国有企业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(Saudi Aramco)周二表示,其在恢复因石油设施遇袭而受损的产能的同时,将履行向客户供货的义务。沙特官员本周早些时候表示,他们将动用储备,以便让产量在几周内恢复到正常水平,受损产量的50%已经恢复。
“英歌走亲”吸引自媒体全程关注记录
早在2022年,富美青年英歌队就与泰国同行线上结缘。去年年底,旧罔县英歌文化交流团也曾首次“回家省亲”。
回访期间,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总教练李俊浩惊喜地看到,经过去年的深度交流,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旧罔县文益学校英歌队,就能将普宁快板英歌与本地传承的英歌融合贯通,在泰国当地迅速走红。
而泰国英歌同仁对“后棚”表演传统的坚持,也令他十分感慨:“潮汕英歌也有‘后棚’表演,只是学的人越来越少了,我们回去也要将这项传统恢复起来。”
中泰共享英歌文化价值
无论在中国还是泰国,英歌都在表达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,坚守着背后“正直和坚强的价值观”。
巡演恰逢旧罔县一年一度的丰收祭民俗文化节。泰国华人与泰族、老挝族民众齐聚一堂,其乐融融。在英歌热烈氛围的感染下,“路转粉”的泰国小朋友也敲起手中的小木棍,跟着大部队载歌载舞。
“路转粉”的泰国小朋友随着英歌队起舞
华南师范大学讲师、潮汕历史文化学者陈椰注意到,泰国英歌一直积极融入当地文化,常常在本土的重大节日登场,并有意识地将英歌的妆容、道具与当地审美相结合,使之可以为不同族群所共享。
在邓尧看来,泰国英歌进校园的尝试也很具有参考价值。叻丕府、春武里府已经将英歌列入学校正式课程。除了每周英歌的常规训练外,当地还会传授英歌的文化背景知识。旧罔县文益学校还为英歌专门打造了展览馆。
携手申遗还要讲好“英歌故事”
中泰两国英歌携手申遗的构想,也在此行得到叻丕府、乌隆府和春武里府旧罔县等多个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积极回应。交流团部分成员还将前往马来西亚、新加坡,借鉴跨国申遗经验。
事实上,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合申遗早有先例可循。2020年,中国、马来西亚就将“送王船——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”成功申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中泰学者围绕共同申遗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
那么,英歌距离人类非遗代表作还有多远?专家坦言,“英歌走亲”目前只是开了个好头,还需要国际学术界的深入研究讨论,也需要在中泰两国创造更多英歌表演、展览、比赛或交流活动的机会。
据悉,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文化遗产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正在与香港、泰国英歌界积极推动举办英歌国际学术研讨会。会议有望今年下半年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。
侨团联动为岭南文化“涨粉”
下一个岭南非遗“顶流”会是谁?潮绣可谓近年中法交流的“明星”。
“从北京到巴黎——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”展览上,潮州工艺在时尚之都巴黎大放异彩。亮相的30件中国非遗作品里,来自潮州的就有4件,包括潮绣代表性传承人康惠芳的《金龙鱼》。
康惠芳《金龙鱼》
康惠芳与中法文化交往也颇有渊源。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,广州松园宾馆展示的潮绣屏风《岁朝清供》就出自大师之手。
康惠芳《岁朝清供》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
今年英国伦敦“四海同春”春节庆典上,70万名观众不但欣赏到普宁英歌“首秀”,佛山花车、舞龙、醒狮同样人气爆棚。花车随后还来到英国文豪狄更斯的故乡梅德韦市,向当地市民“拜大年”。
佛山禅城区与英国梅德韦市的文化交流“双城记”,已经书写了20多年。幕后推手离不开海外华人华侨群体的鼎力支持。
禅城醒狮在狄更斯故乡梅德韦市“拜大年”
梅德韦市中国佛山禅城区联谊会会长游运明父子二人,先后扛起了新春巡游的大旗。“佛山龙狮舞的是中国人的精气神。”游运明说。海外侨胞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,也让禅城区“岭南文脉之城”的IP深入人心。
随着“非遗出海”热潮不断升温,佛山非遗的“朋友圈”也在扩容,禅城区也将非遗项目“打包”出海,持续输出醒狮、龙舟、灯彩等岭南文化标杆性产品,发动海外侨团讲好广东故事的积极性。
禅城夜光醒狮闪耀南非开普敦国际艺术嘉年华
今年3月,禅城夜光醒狮在南非开普敦国际艺术嘉年华惊艳亮相。龙年端午将至,禅城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开普敦华星艺术团等侨团支持下,佛山禅城的龙舟也将“划”到南非开普敦,同场举办岭南文化展览,一展“赛龙夺锦”的魅力。
可以期待,岭南非遗的全球“出圈”之路,将以传统节庆为舞台,走出越来越广阔的天地。
【采写】南方+记者 杨逸
【摄影/摄像】郑一见
【剪辑】蔡键淋配资代理期货